想啥就写啥 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 不想写就不写

2011年3月14日星期一

也说红包

吃早饭的时候读到本期《经济观察报》刊登的“电动牙刷”文章,讲的是媒体收红包的事,说点我的体会吧。

记得进入汽车媒体第一次收红包是在现代汽车的新车发布会上,当时领了一个纸袋,内有资料、红包和礼品(电子相册)。回家打开一看,发现信封里居然装了500大元,出乎我的意料,第一反应是发了一笔小财(相当于税后工资的1/10,而且属于汽车编辑的顶薪水平),仔细一想觉得不对劲。古语有云,收人钱财替人消灾,平白无故的我干嘛要收着几百块钱呢?

后来我找到现代汽车的市场部,想直接把红包退给她,结果人家根本不收。估计当时她肯定以为我对其工作有啥不满,上门以退红包为由挑衅来了。随后经过反复沟通,人家终于明白我是啥意思,才通过公关公司把红包给退了。

之后我就长了个心眼,但凡出活动,拿到纸袋就把信封挑出来,当场返还,也不做什么解释,确实也没啥好解释的,这样倒是省却很多麻烦。

外人可能不是很清楚,在媒体圈,红包(媒体费、车马费)是个公开的“潜规则”。别的不清楚,汽车圈肯定如此。任何厂商(经销商)组织的任何活动(发布会 试驾 自驾游)均有红包相赠,三年前的行情是500元,这两年没收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变化。

不过红包并不代表什么,也就是说厂商一般来说不会因为给了你个红包就提什么要求,这只能算是一个基本费用,维护关系。

汽车媒体,特别是网站,编辑收入非常低,入门也就是2K多,最高不过6K,而且集中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。这点钱对于外地人而言刚够吃饭而已,所以多出活动收红包已经成为必要的生活收入来源,大家确实也没那个底气不收。人穷志短,再说了公司也是收广告费给人平安,编辑为何拒收呢?主编收的那才叫多呢。

如果厂商找编辑写软文,帮忙宣传,一篇稿子给几千块钱也是很正常的。对于主编级别的,年底还有几万十几万甚至更多的大红包。

媒体,尤其是汽车媒体就是这个现状。

汽车媒体收入来源于厂商广告投放,拿了人家的钱只能看人家脸色。编辑参加活动拿试驾车也要通过厂商公关部,不听话的话有什么好事都不带你玩。多方面因素综合,中国其实没有真正的汽车媒体,大家都是在给厂商打工而已。

没有评论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