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啥就写啥 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 不想写就不写

2011年1月21日星期五

关于颁奖

每年一到年底或年初,各种年度车型颁奖礼层出不穷,一茬接一茬。

我参加了两届颁奖礼,说说感受吧。

众所周知,中国的各种评奖评选选秀都是潜规则的结果,事先内定,均衡分赃,就连全运会也不例外,汽车奖也不例外。道理很简单,本来国内的媒体(尤其是汽车媒体)基本已经沦为厂商的附庸,只知道看主人脸色行事,所谓评奖也只是献媚而已。

所以,我们看到很多颁奖礼搞得貌似很热闹,大家举杯欢庆也很开心,但其实只是关起门来的自娱自乐。媒体伺候老大开心,来年的广告收入就有了保障。市场部领了一堆奖杯回来,也算是给上面有个交代,面子好看。大家吃了喝了,和气生财。

只是这些毫无含金量可言的奖项,究竟在老百姓心中有何地位呢?就像那句诗:你获奖,或者不获奖,销量都在那里,不增不减。

当然,我们公司的这个风云车评奖由于源自德国,纯粹由读者选出,所以貌似还很公平,至少几个德系豪华厂商都还挺认可,每次典礼都来不少大脑袋,级别很高。

但是这并不等于风云车没有问题。

1、调查对象太少,太狭窄。
风云车的选票是通过《汽车博览》杂志派发的,只有买杂志才能拿到投票的条形码,成本15元,基本杜绝了作假的可能。

杂志的销量从来都是国家机密,传说只有极个别高层才能知道,但是一般来说,期发行量撑死都不会超过10万册,即使100%投票,也只有10万个样本,而实际上,真正愿意拿着小册子耐心填上几十个选项的人,非常少。

所以,一般来说,只有死忠车迷才会有功夫投票。这就引发了下一个问题:调查对象太狭窄。

典型的车迷需要具备以下条件:没钱,最好也没车,特别喜欢车,空闲时间很多。总体而言,这也是意淫的必要条件。中国的车迷基本以意淫为主,人云亦云,所以很多都是大学生。

这些车迷的汽车观念从哪里来?就是来自杂志。那么你让他们回答:谁的品质好?谁的服务好?这些只有真实用户才能回答的问题,得到的结果只能是扯淡。

2、奖项太多,过于机械

考察风云车,你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,今年获奖的大部分车型也是去年的获奖车型,甚至有些车型会长期霸占某一奖项。这样的评选毫无时代感可言,有何意义呢?

德国人都是很严谨的,但也很迂腐。把汽车按照科学划分为不同级别,每个级别评选一个最佳国产(合资)车型,一个综合(包括进口)车型。这就造成了风云车有多达20个奖项,而且每个奖项都是最佳,毫无区分。

你想象一下,如果奥斯卡一口气颁布20个最佳影片会是什么情况?最佳恐怖片、最佳文艺片,甚至还有最佳地震片、最佳海啸片。

虽然,根据潜规则,每个厂商都是在事先得知自己所获奖项的前提下才去参会的,但是如此平淡乏味的派糖果是不是也太没劲了?即使是一场秀,也不妨做的好看一些。

为什么不能搞成年度车型评选呢?只有当年上市的新车(换代或改款)才有资格入围,奖项除了年度车型之外,还可以设立几个次要的奖项卖人情。就连十大劲歌金曲都要有一个金曲金奖,这么多风云车,总要有一款是风起云涌车型吧。

3 颁奖典礼过于机械

中国人是最保守最谨慎的民族,你从颁奖典礼就能看出来,最重要的标准是不出错,不丢面子。
作为一个汽车媒体,颁奖串词只是读读数据和获奖名单而已,实在是太无趣太无趣。按理说老夏也是能侃之人,是不是各位老大在场甩不开膀子啊?

我看还不如下次只邀请读者参与颁奖礼,所有领奖都是真实车主用户,大家针对车本身做些实实在在的评点,别总是玩那些虚头吧脑的。

没有评论: